當下,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,“躺平”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。有人感慨:“現在創業,不是九死一生,而是十死無生。”也有人說:“不折騰就是贏了。”這些聲音并非悲觀,而是現實的警醒。然而,真正的創業者從不因環境惡劣而放棄思考,反而更需冷靜、理性、克制地審視自己的每一步行動。
“做正確的事情,以及正確地做事情。”這句話看似簡單,卻道出了創業的本質邏輯。今天,我想圍繞這個核心,結合當前環境,系統梳理四個關鍵維度,幫助你在混沌中錨定方向,在低谷中積蓄力量。
一、做正確的事:以“小成本試錯+快速迭代”應對不確定性
選擇一個創業項目,從來不是靠直覺和靈感閃現或盲目跟風。尤其是在大環境承壓的當下,項目的成功概率確實在下降。但這并不意味著不能創業,而是必須更加審慎——評估趨勢、識別風險、測算底線。
所謂“做正確的事”,首先是判斷這件事是否值得做。你需要問自己幾個問題:
這個需求是真實存在的嗎?還是只是你的一廂情愿?
行業是否處于長期向上的趨勢?哪怕短期遇冷,是否有結構性機會?
如果最壞情況發生(比如6個月內顆粒無收),我是否能承受?
一旦確認方向大致正確,就要進入“正確地做事”階段。這里的關鍵原則是:小成本試錯,快速驗證,要么賺到,要么學到。
不要一上來就All in。用最小可行產品(MVP)測試市場反應;用兼職或副業形式跑通模型;用輕資產模式控制現金流風險。每一次試錯,都是對認知邊界的拓展。失敗不可怕,可怕的是在錯誤的方向上投入過多資源,導致徹底喪失翻盤機會。
記住:在逆周期中,活著比爆發更重要。蓄勢待發,遠勝于孤注一擲。
二、知己知彼:清晰認知“我有什么、要去哪、需準備什么”
很多創業者失敗,并非項目不好,而是對自己缺乏清醒認知。創業不是“我要改變世界”,而是“我能解決什么問題”。
你需要明確三件事:
我有什么?是行業經驗?人脈資源?技術能力?還是對某一人群的深度理解?這是你的起點,也是你撬動杠桿的支點。
我要去哪里?不是模糊的“做成大公司”,而是具體的用戶畫像、場景痛點、價值主張。目標越清晰,路徑越可執行。
我要準備什么?除了資金,還有團隊、供應鏈、合規資質、心理韌性等隱性要素。尤其在今天,合規成本、獲客成本、信任成本都在上升,提前預判才能避免踩坑。
在此基礎上,逐步構建你的差異化優勢與護城河。護城河不是一開始就挖出來的,而是一磚一瓦壘起來的。可能是你對用戶的極致理解,可能是你獨特的交付流程,也可能是你積累的私域信任資產。
借力打力,而非單打獨斗。善用平臺紅利(如視頻號、小紅書、AI工具)、政策支持、產業協同,把有限資源用在刀刃上。
三、聚焦的力量:一根針捅破天
太多創業者敗在“什么都想做”。看到別人做知識付費賺錢,就開課;看到直播帶貨火爆,就囤貨;看到AI工具興起,就搞SaaS……結果精力分散,樣樣不精。
真正的突破,往往來自極度聚焦。選擇一個細分品類,深扎進去,做到局部最優。比如:
不是做“健康食品”,而是做“針對35歲職場女性的低GI代餐”;
不是做“企業服務”,而是做“跨境電商獨立站的售后客服外包”;
不是做“兒童教育”,而是做“3-6歲雙語繪本伴讀AI機器人”。
力出一孔,利出一孔。當你在一個狹窄賽道做到極致,用戶會主動找你,復購率會提升,口碑會自然傳播。這種“針尖式穿透”,遠比廣撒網有效得多。
聚焦還能降低試錯成本。因為你只服務一類人、解決一個問題,反饋更快,調整更準,迭代更高效。
四、構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與護城河
最終,所有創業都要回歸商業本質:能否持續賺錢?
檢驗一個商業模式是否成立,看兩點:
凈現金流是否為正且有增長趨勢?很多項目賬面營收好看,但應收賬款堆積、庫存積壓、營銷費用高,實際現金流枯竭。現金流是企業的氧氣,斷了就窒息。
毛利率是否可控,是否有定價權?如果你的產品/服務毫無壁壘,只能靠低價競爭,那永遠在生死線上掙扎。真正的生意,要有一定的議價能力——這來自于品牌、體驗、效率或稀缺性。
而護城河,則決定了你能走多遠。常見的護城河包括:
品牌信任:用戶愿意為你的名字多付30%;
網絡效應:用戶越多,價值越大(如社區、平臺);
高轉換成本:客戶一旦使用你的系統,遷移成本極高;
成本優勢:你能在同等質量下做到更低價格,源于規模或效率。
護城河不是一天建成的,但必須從第一天就有意識去構筑。哪怕只是一個小社群里的口碑,一次超出預期的服務,都是護城河的磚石。
結語:在寒冬中修煉內功
這個時代,不再獎勵盲目沖鋒的莽夫,而是青睞理性、耐心、專注的長期主義者。
創業不是一場百米沖刺,而是一場穿越周期的馬拉松。當潮水退去,裸泳者退場,真正有價值的項目才會浮出水面。
所以,請控制試錯成本,但不要停止試錯;
請敬畏環境變化,但不要放棄行動;
請聚焦細分戰場,用一根針捅破天花板;
請夯實商業模式,讓現金流成為你的底氣。
要么賺到,要么學到——只要你還在路上,就沒有真正的失敗。
最后分享一段老人家的話,結束今天的文章:
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,有所發現,有所發明,有所創造,有所前進。停止的論點,悲觀的論點,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論點,都是錯誤的。
共勉。
作者:盟接之橋
盟接之橋,橋接世界,讓中國制造連接世界更安全、更簡單、更有底氣
推薦新聞
-
盟接之橋說制造:老板最大的能力是什么?——在學習中破局,在實踐中成事
2025-11-15
-
盟接之橋說制造:“首件手板”商業模式:制造業的下一個黃金賽道,你的公司準備好了嗎?
2025-09-26
-
國產EDI軟件橋接世界|盟接之橋:讓中國制造連接全球更安全、更簡單、更有底氣
2025-08-07
-
盟接之橋說制造:不可分割物料管理的四種通用做法分析與探討
2025-07-17
-
魔耳授予數字化戰略合作伙伴
2025-05-05
-
奧科授予數字化戰略合作伙伴
2025-05-05
-
德駿數字化項目取得圓滿成功
2025-05-05
-
炬能量數字化圓滿成功并授予感謝信!!!
2025-05-05
-
愛華仕授予數字化戰略合作伙伴
2025-05-05
-
奧華授予數字化戰略合作伙伴
2025-05-05
-
昇滬授予數字化戰略合作伙伴
2025-05-05
-
得勝授予數字化戰略合作伙伴
2025-05-05
-
盟創智能攜手匯大明集團,共同推進信息化建設!
2024-06-01
-
盟創智能科技與卓樂科技結為戰略合作伙伴 助推信息化進程
2023-05-21
-
盟接之橋EDI軟件之心跳管理系統:構建穩定、安全、可信賴的供應鏈數據橋梁
2025-11-16